有点迩意思
现在的苏北老大是淮阴市
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城市发展的轨迹往往令人感慨万千。
回望1996年,江苏省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。原地级淮阴市被“一分为二”:宿迁升格为地级市,带走沭阳、泗阳、泗洪、宿豫四县一区;灌南县则划归连云港市管辖。区划调整前的淮阴市,经济基础薄弱,1995年GDP仅为277亿元,在江苏省11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第二,仅高于连云港,远落后于苏北传统龙头——徐州市(GDP 411亿元)。那时的徐州,无疑是苏北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。
然而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。经过三十年的砥砺奋进,区域格局悄然重塑。
2024年的经济数据显示:淮安市(原淮阴市主体)GDP达 5413亿元 ,宿迁市GDP为 4802亿元 ,灌南县GDP约 516.7亿元 (根据2025年4月发布的2024年数据)。若将当年从原淮阴市析出的主要区域重新合并计算,其经济总量高达 10731.7亿元 ,不仅远超徐州市2024年9537亿元的GDP,更一举突破万亿大关,成为江苏省第六个迈入“万亿俱乐部”的城市经济体。
这一数字背后,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惊人爆发力:
- 淮安市 作为原淮阴市的核心,2024年GDP达5413亿元,以新型装备制造、绿色食品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为支撑,GDP增幅在全省持续领跑。
- 宿迁市 从无到有,凤凰涅槃,2024年GDP达4802亿元,名义增速高达9.2%,展现出强大的后发优势。
虽然今天的淮安、宿迁、灌南已分属不同行政区,但从历史渊源和经济联系看,它们共同构成了原“大淮阴”区域的经济版图。这一区域的总和不仅超越了曾经的苏北龙头徐州,更以强劲的增长势头,重新定义了苏北经济的格局。
从1995年全省倒数第二,到2024年整体突破万亿、反超老大哥,原淮阴市所辖区域实现了从“经济洼地”到“增长极”的华丽转身。这不仅是地理区划的变迁,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协调发展、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。
今天的苏北,早已不是单一城市主导的时代。而若论三十年来发展势能最强、整体经济规模跃升最显著的区域,非原淮阴市莫属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现在的淮阴市才是苏北老大”,并非指某一座城市,而是对这片土地整体崛起的致敬。
#苏北经济# #江苏# #苏超# #宿迁# #苏淮安市# #南通苏北# #中国# #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是谁# #旅游# #风景# #游戏# #教育# #城市# #家乡# #扬州# #南京# #盐城# #苏州# #无锡# #常州# #南通在地生活研究# #连云港# #泰州# #徐州# #淮安# #镇江#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