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视频加载中...
初夏的泗阳,草木葱茏,万物峥嵘。5月11日下午,来自全国26个省市160余名业余作家、创作者从泗阳希尔顿惠庭大酒店启程,从荣浩集团领略红色基因,到成子湖的自然风光,从杨树博物馆到妈祖文化园,这场以百名作家进泗阳·看宿迁的文学活动,不仅是一场文学与自然的邂逅,更是一次对运河生态与人文的探访。
第一站走进荣浩集团党建馆、团史馆及职工书屋。这里,每一帧历史照片,每一册藏书,都见证了集团在党建的引领下,以文化铸魂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辉煌轨迹。创建于2006年荣浩能源集团有限公司,目前已形成城市燃气、热电联产、能源物流、酒店文旅项目等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。集团紧扣“打磨根基谋长青,锐意进取辟新路”的新时期发展战略,秉承“共创、共赢、共荣”的核心价值观,在企业共创中实现共赢,在共赢中达到共荣,在共荣目标下推进共创,致力实现员工、股东、客户与社会的和谐共荣。“没有等来的精彩,只有拼来的辉煌”,在“红色精神的引领”下,砥砺前行十余载,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新跨越,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。在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上,顺势而为、应势而动、乘势而上,将荣浩这一民营企业的“金字招牌”,擦得更亮、成色更足!第二站
探访成子湖湿地保护区,这里,鸟语花香,清风徐徐,如诗如画的美景,让作家朋友纷纷举起相机,按下快门。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,成子湖湿地通过退圩还湖、生态修复,已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,“每年冬天,上万只天鹅在此栖息,那时的湖面像撒了一片雪。”成子湖,如一幅生动的水墨画。湖面波光粼粼,远处渔船的剪影与掠过水面的白鹭相映成趣。作家们漫步在湖畔栈道,木板发出细微的吱呀声,仿佛在回应湖水的私语。当地向导指着湖心岛介绍:“成子湖是洪泽湖的‘明珠’,这里的水质清澈,鱼虾丰美,四季景色各异,季季都醉人。”身临如此美景,一位身边的作家脱口而出:“水天之间,成子湖的呼吸与渔网的经纬交织,织出一张时光的网。”
第三站
杨树博物馆。这座以“一木倾城”为主题的博物馆,承载着“中国杨树之乡”的生态密码与人文记忆。灰瓦白墙的博物馆外,一片参天杨树林立在风中。负责讲解的女孩迎上前,指着入口处的巨型杨树年轮雕塑说道:“泗阳人把杨树称为‘大地上的亲人’——它养活了木业,润泽了水土,也刻下了几代人的生计年轮。”展厅内,光影交错。从新石器时代的炭化杨木、明清漕运船队的桅杆残片,到现代基因改良的杨树标本,历史的年轮在玻璃展柜中静静舒展。作家们围在一张泛黄的《泗阳木市图》前,听讲解员讲述清末民初“千帆载木下江南”的盛景:“那时泗阳的杨木,撑起了半个江南的房梁。”一位江苏的作家凑近屏风,惊叹:“这不是木雕,是杨树在说话。”“杨树的故事,是向下扎根的坚韧,也是向上生长的渴望。”采风活动领队、作家游磊说道,“它教会我们,真正的生命力,在于既能做栋梁,也甘当柴薪。”9个展厅,展示杨树的起源、发展和文化,特别是杨树的生态环境。此次采风的作家们试图从一棵树的脉络中,窥见泗阳这座城市的绿色史诗。
第四站
风轻云淡,作家们的双脚踏进位于泗阳船闸西南侧的情人岛上的妈祖文化园,放眼望去,一尊高达32.3米的三面妈祖雕像迎风而立,衣袂似被无形海风鼓动。仰首凝望,雕像眉目低垂,掌心向天,仿佛仍托举着渔人未归的帆影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三面妈祖雕像,是目前全球5000多座妈祖庙中罕见的集水利、生态、风光及佛、道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旅游景点,如今,泗阳妈祖文化园已是千里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,千里运河上的妈祖文化遗存。形成了“南有昆山慧聚寺、北有妈祖文化园”的格局。短短几个小时,夕阳西下,采风接近尾声,一路的风光及文化的光影已在作家心底锚定。或许某天,这些文字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。
举报